- +1
赤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发展
自2018年以来,赤壁市法院围绕上级法院制定出台的一系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优化工作机制,立足审判职能,作出了“一站式”强有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营造了让企业家满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截止发稿前,赤壁法院已受理各类商事纠纷案件626件,审结551件,结案率88%;执结涉企案件148件,标的额2.7亿元;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22人次,限制高消费、限制乘坐飞机高铁528次。
积极主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没想到通过你们在微信群里提供的法律咨询意见,这么棘手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这是一位赤壁民营企业家在赤壁法院“企业法务在线”微信群里发出的感叹。2017年赤壁法院组建“企业法务在线”微信群,将全市100余家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法院审判执行法官拉入群,法官通过微信群及时为群内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在线服务,截止目已通过此群帮助企业家们提供法律咨询超过千余次,成功帮助解决问题几百件。
(图为防范金融风险座谈会)
随着涉金融机构风险案件日益增多,案件涉及金额大,涉及面广,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今年4月,赤壁法院院领导主动参加赤壁农商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座谈会,提出了支持农商行化解经营风险三条措施,为赤壁农商银行后续涉金融风险贷款案件处理明确了方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善意文明执行,为企业保驾护航
“债务终于还清了,我们又可以正常生产经营了!” 7月15日,赤壁市某非金属矿物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打电话向赤壁法院执行局负责人道谢。
2015年起,赤壁市某非金属矿物制品有限公司陷入债务危机,生产经营困难,不断有权利人起诉,形成以其为被执行人的系列执行案40余件。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已经找到投资意向人进行投资,请求法院暂缓执行,不想让公司进入破产程序。赤壁法院执行法官在承办该案时,秉持既要让企业继续生存,又要让债权人尤其是企业员工利益得到保障的原则,根据案情发展情况,调整工作方法,争取最佳执法效果。今年7月15日,随着涉该案的最后一件执行案件的执行和解,该企业回归正常生产经营。
(图为执行专题工作会议)
在推进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赤壁法院始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受理的每一件执行案件均进行详细审查,尤其是涉及到企业,审慎采取强制措施,确保不因强制执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准确把握执行尺度,在执行过程中,秉承着公平公正原则,一手托两家,积极从中协调,成功促成一批案件达成执行和解,在维护司法权威的同时也避免双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附加损失,力争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有不少企业因防疫停产出现裁员、降薪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因关门停产诱发的门店租赁合同纠纷等合同纠纷案件等发生概率也相应加大。在审理此类案件中,赤壁法院坚持开展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工作,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反复权衡多种工作方案的利弊得失,优选服务经济发展最佳方案,并努力实行,争取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今年1月7日,赤壁法院受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该案因标的额较大,且原告已申请诉前保全措施,被告公司基本账户被冻结,但因疫情影响又无可财产可变更保全措施,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被告公司申请解除保全措施,让其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而原告却要求尽快审理此案,确保其权利得以实现。
(图为专职审委会成员讨论案件)
赤壁法院高度重视该案件的审理,为更好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经营,赤壁法院建立企业“绿色通道”,在确保实体和程序公正的前提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审理当中以调解为中心,积极促成双方的和解。一方面向原告做工作,劝服其和被告友好处理矛盾纠纷,体谅原告公司疫情期间的经营困难,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被告的安抚工作,积极推动被告与原告间的求同存异,确保原被告能够尽快达成和解。为尽快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赤壁法院又两次召开审委会讨论,最终确定了为原告减免诉讼费用9万余元,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原告撤诉,被告基本账户解冻,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原标题:《赤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